電纜腐蝕的監視和防止
為了監視有雜散電流作用地帶的電纜腐蝕情況,必須測量沿電纜線路鉛包流入土壤內雜散電流密度。
陽極地區的對地電位差不大于正1伏及陰極地區附近無堿性土壤存在時可認為安全地區。但對陽極地區仍應嚴密監視。
腐蝕的化合物呈褐色的過氧化鉛時,一般可判定為陽極地區雜散電流腐蝕;呈鮮紅色(也有呈綠色或黃色)的鉛化合物時,一般可判定為陰極地區雜散電流腐蝕。
鉛包腐蝕生成物,如為痘狀及帶淡黃或淡粉紅的白色,一般可判定為化學腐蝕。
在雜散電流密集的地方安裝排流設備時,應使電纜鎧裝上任何部位的電位不超過周圍土壤的電位1伏以上。
排流導線應接以串聯調整電阻、電流表及熔絲,以便控制雜散電流的大小。
在小的陽極地區采用吸回電極(鋅極或鎂極)來構成陰極保護時,被保護的電纜鉛包電壓不應超過-0.2~-0.5伏。
根據化學分析結果,可以判斷土壤和地下水的侵蝕程度:
注
1.pH用pH計來確定;
2.有機物的數量,用焙燒試量(約50克)的方法來確定。
第94條 當電纜線路上的局部土壤含有損害電纜鉛包的化學物質時,應將該電纜裝于管子內,并用中性的土壤作電纜的襯墊及覆蓋,并在電纜上涂以瀝青等。
第95條 當發現土壤中有腐蝕電纜鉛包的溶液時,應即調查附近工廠排出廢水情況并采取適當改善措施和防護辦法。
第96條 為了確定電纜的化學腐蝕,必須對電纜線路上的土壤作化學分析,并有專檔記載腐蝕物及土壤等的化學分析資料。
絕緣變質事故的預防
20~35千伏粘性浸漬紙絕緣電纜的終端,不應用無流動性的絕緣膠作填充用,防止垂直部分電纜的干枯。
發現電纜垂直部分的絕緣有干枯現象的,應改裝能自動補油的終端頭;如不能改裝時,按干枯的規律,定期更換。
填有流質絕緣油的終端頭,一般應在冬季補油。
充油電纜用的電纜油,一般2~3年測量一次:
1. 100±2℃時的介質損失角正切;
2. 室溫下的擊穿強度。
三次取樣,如介損均大于1.0%,擊穿強度小于45千伏,以排除了其它因素,如油樣的沾污、電橋的誤差、或油樣的光老化等,則應作更換絕緣油措施。
油樣一般應取自遠離油箱的一端,必要時可增加取樣點。
電纜終端如有漏油,應擦凈并加固密封。如有潮氣,應予清除,并用同型號絕緣劑填充,還須監視另一側高處電纜終端的絕緣干枯情況。
為了預防漏油失壓事故,充油電纜線路只要安裝完成后,不論其是否投入運行,其油壓示警系統必須投入運行。如油壓示警系統因檢修需要較長時間退出運行時,則必須加強對供油系統的監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