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的接地設計都是要利用建筑基礎作為自然接地體,筏板基礎接地做法與通常一樣的,還是根據施工圖設計的接地干線分布將所有的防雷引下線、配電室、強弱電井,管道井、電梯井及需要接的機房等用地梁鋼筋連接起來,形成一個完整的綜合接地網、使這一區域形成一個等電位。
由于筏板基礎的特殊性,相當于把整個基礎包了一層電阻值極高的防水層材料,不能象其他基礎那樣直接引入大地,接地電阻值要高一些,可以通過做人工接地裝置這個辦法來達到要求,就是從建筑周圍的地下1米左右的地方(有引下線的柱處)引出若干根接地線(熱鍍鋅扁鋼或圓鋼)作人工接地裝置的預留。
若接地電阻不夠達不到設計要求,就增加人工接地裝置。
在建筑設計中當高度超過滾球半徑時(一類30米,二類45米,三類60米),每隔6米設一均壓環。在設計上要求每隔6米設一均壓環,其目的是便于將6米高度內上下兩層的金屬門、窗與均壓環連接,每層設置均壓環,并將金屬門窗管道等與均壓環聯接成一體,再與防雷引下線焊接。
均壓環安裝采用建筑物外圍結構內四周梁內主筋焊接而成。當梁內主筋≥16mm2時,采用2根主筋,當梁內主鋼筋≥12 mm2時,采用4根主筋。作為均壓環的鋼筋與防雷引下線鋼筋每根都有焊接連接。搭接采用φ12的鋼筋,搭接長度為均壓環或引下線最大鋼筋的6倍,焊接采用雙面焊接,無夾渣,氣孔,焊縫要飽滿。
防雷接地均壓環做法是:
1.防雷建筑物高度h≥45m;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高度h≥60m)時,應裝設均壓環;
2.(隔層設置)均需與防雷引下線可靠焊連,并與各金屬門窗等連接。
不過有的圖上把地下接地網稱為均壓帶也有。